- 让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多些从容
-
儿子从上初中到现在读高中,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扔下书包钻进卫生间。起初我还有点纳闷,后来时间长了,再仔细观看自己学校的学生,我猜终于明白了:学生在学校根本没有时间上厕所。所以孩子们只能在学校里憋着,等待回家解决了。唉,可怜的孩子们啊!
在学校里的老师们都明白,孩子们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前一个老师拖个五六分钟,后继者再提前几分钟进教室,所以学生难得有时间去方便,即使得空,也是急匆匆的,撒完之后连手也来不及洗就跑进教室了。就算没有老师拖课和提前上课,可也有老师把学生叫到自己身边或训话或背书或订正错的题目,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经常是被几个老师同时呼唤,这边刚刚好,本想上个厕所又被另一个老师喊到身边去了。毋庸置疑,我们的这些老师是敬业的,他们争分夺秒地想让学生明白,不要掉队,出发点没错,可你也要想到你也曾经做过学生,你肯定也讨厌老师拖堂和抢课,你也希望课间十分钟能够望望远方,和同学亲切地交谈几句,对不对?怎么自己做了老师之后就忘记了做学生时的感受了呢!再说,老师也是人,也一定体验过人内急时的那种难受和痛苦。那么就应该以己之心体学生之苦,正如俗话说的“同为人何必难为人”,男孩子可能还好点,那些女孩子的特殊时期。成绩固然重要,但有比身体健康还更重要的吗?看看我们的孩子现在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和日益弯曲的身躯,难道你就一点也不感到同情和痛心吗?
除了课间十分钟老师的见缝插针使得孩子们无暇估计个人问题,再来看看还有哪些因素造成这样的结果。我现在还记得我读书时那些快乐的日子,课间十分钟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直到听到上课铃响,才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偶尔最多不过呵斥一声:以后上课铃响之后进教室要喊“报告”,知道了吗?中午的午休时间,更是孩子们的天下,在整个校园里追逐打闹,玩得累了,回教室做会作业看几页书,然后闭目养神;下午课结束之后,三五个一伙相约到某个地方,再度展开厮杀。所以那个时候的我们在上高中之前是很少有人戴眼镜的,就是上了高中,到高三时一个班也就四分之一不到的学生佩戴了眼镜。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小学时一个班就有一大片近视眼了,上了初中就很难见到不戴眼镜的学生了。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现在电视、电脑、游戏机把学生的眼睛弄坏的,但你能否认和学习任务重没有多大的关系吗?现在的学校,每天的中午和下午原本的自修时间,都被各科老师瓜分了(我们那时每周好像还有两到三次自习的,现在你听说过自习课吗),所以好不容易有点比十分钟长的时间学生可以解决难度更高的个人问题,结果时间又被剥夺了,怎么办?只能忍,只能熬。
以上是时间不允许,但是不是还有个空间不允许的问题存在呢?就算课间十分钟不被占去,就算学生方便用时都不是很长,那么有没有那么多蹲位供学生使用呢?现代标准化学校对学生和蹲位的比例都有明确的规定,可是又有几所学校能够达到这一标准呢?现在的学生确实越建越漂亮,装修越来越上档次,可很少有人想到多建几个厕所,因为这些没人去看,不能体现学校的现代化气息,不能产生效率……就是这种种理由和浅见导致我们的孩子不能在学校自如而放心地完成排泄的任务,真的是让学生“肥水不流外人田”,回到家里再方便。
- 更新:2014/10/14 2:45:49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曹范学区】涵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
曹范学区学校位于章丘南部山区,相对于城区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条件都比较艰苦。近几年随着教师城乡交流力度的增大,很多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区学校。学校领导看在...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我是带出了无数985学霸的优秀班主任,女儿却次次年级垫底,直到我偷看了她的日记……
- 12个故事里的教育之美
- 煤油灯下的教育岁月
- 穷人的自尊(引人共鸣)
- 詹大年/“上学”从“读书”中分离出来了
-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配合的学生!
- 我是带出了无数985学霸的优秀班主任,女儿却次次年级垫底,直到我偷看了她的日记…… (05-10 05:52)
- 12个故事里的教育之美 (04-02 06:39)
- 煤油灯下的教育岁月 (03-14 06:37)
- 穷人的自尊(引人共鸣) (03-12 06:45)
- 詹大年/“上学”从“读书”中分离出来了 (03-12 05:20)
- 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配合的学生! (03-07 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