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资源于教学?
-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信息技术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应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上课的效率。下面我就以曾经上过的《沙漠中的绿洲》一课为例,谈谈我对这些媒体资源的应用。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文章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是由于学生们离文中所说的阿联酋太遥远,所以要上好这一课也比较困难。因此,我在这堂课上运用了不少的媒体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接受能力。
一、图片对比,引发认识
上课伊始,我便出示了绿洲和沙漠的对比图片,让学生们离开书本谈谈对沙漠和绿洲的印象,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沙漠和绿洲的句子。然后,我便将图片和文中的语句结合出示,让学生们细细品读,感悟沙漠的一望无际、荒芜贫瘠和绿洲的景色宜人。正是由于学生们对这个国家比较陌生,因此我选择了这样两组对比图片,让学生们从视觉上受到冲击,并对沙漠如何变成绿洲发出疑问,由此产生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声像结合,深入理解
想要学好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挖掘,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起到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也运用了不少媒体资源。例如,在理解阿拉伯朋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要花费大量金钱铺设草皮、买土、买水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所需物品的图片,并出了一道数学题目“在我国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大概要十万元,那一棵树也需要十万,我出树,你们算。”随着树木数量的出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计算着花费,随即我出示了中心公园的图片,让学生们再猜猜中心公园会花多少钱?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猜到了上亿元,这他们深刻体会了“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一个孩子”。由此,学生们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真正体会到了阿联酋人民为了改善环境,在沙漠中的投资之大,从而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
又例如,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小花、小树,播放“呼——呼——呼——”的狂风声,在这样的风声中体会黄沙漫天飞舞,脸上、身上落满了尘土。随即我问他们有何感受,最想干什么?学生们便不约而同地回答想洗澡。这时即可联系到园林工人对花草们的呵护,借此指导学生朗读好相关语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待花草树木真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一环节的声像结合,加深了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
三、视频总结,拓展延伸
在本课的最后,我播放了阿联酋从沙漠变成绿洲的短片,出示了不少美景,让学生再次感受阿联酋人民的壮举。同时,我设计了“我想对________说”这一拓展题,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深化对爱护环境的认识。不少学生从视频中受到启发,积极说出自己所想,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了本课。
因此,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 更新:2014/9/24 6:24:15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沉迷手机和网络如何解决?
手机对青少年学生的毒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纷纷出台了限制令。法国国民议会已经通过中小学生禁止使用手机的法令。这一法律法规已经被提升到了公共健康的级别...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线上教学”教师的多重角色
- 72.《老子》一读就懂的道德经系列微课(第七十二章3个)
- 在导图微课中将思维引向深入
- 教学课件制作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 进行有效教学,教师要懂得如何创设好这八类情境
- 信息化教学手段知多少?
- “线上教学”教师的多重角色 (04-09 05:44)
- 72.《老子》一读就懂的道德经系列微课(第七十二章3个) (06-06 05:50)
- 在导图微课中将思维引向深入 (12-11 05:56)
- 教学课件制作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12-07 06:50)
- 进行有效教学,教师要懂得如何创设好这八类情境 (12-06 06:43)
- 信息化教学手段知多少? (11-14 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