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要有导向性
-
教师在提问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考,从而理解问题。
传统的阅读教学促使许多教师在提问上显得很肤浅,而且有些支离破碎。如《蝙蝠和雷达》的第二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有的教师在教学《吃墨水》中陈毅最后说的“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里的‘墨水’还少呢”直接问这两个“墨水”有什么含义?试想,这样的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怎能促使学生多读多思呢?如果老师把问题改为墨水一般用来干什么这一浅显问题入手,告诉学生“以前人们写字都用毛笔,所以都有用墨水。一个人读的书多,写的字就多,用的墨水也就多了,所学到的知识就多了,学问也大了,相反一个人读的书少……”此时学生已形象地认识到这第二个“墨水”是指知识、学问。老师又问:“知识太少了怎么办呢?吃点墨水就行吗?应当怎样做才能增长知识呢?学生顺着问题所导向的方向去思考,不但能回答老师的提问,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更新:2013/12/2 4:55:29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为什么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那你知道“五服”是什么吗?
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也仍需将传承了几千载的民族思想和传统继续向后代交棒,当今的中国之所以强大,便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民族底蕴为根基。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 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08-01 06:39)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05-02 05:23)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03-27 05:56)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03-09 05:08)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12-22 06:09)
- 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 (12-15 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