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动感悟, 情知共生, 搭建“情境”课堂
-
生态总是和环境联在一起, 关心生态就是着意改善生态环境。恩格斯说“人是环境中的人”。课堂是师幼活动的生态环境, 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教学情境。布朗、科林斯等学者认为, 认知是以情境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组织活动时都要为幼儿搭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让孩子们在情境活动中互动感悟、情知共生。如在中班音乐活动“地球”的组织中, 开始环节用开汽车的情景让幼儿模仿开汽车声音哼唱, 既为歌唱活动润嗓又让幼儿初步感受熟悉乐曲旋律,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老师配以了音乐伴奏再次熟悉旋律, 在最后的环节中采用了神奇的画笔, 设置了歌曲内容的场景, 让孩子真正融入画地球的歌唱活动中; 又如在科学活动“ 螺旋形的世界”中老师巧妙设置变魔术的情境, 让孩子们一进入活动就有浓厚的兴趣, 集中了注意力, 将什么是螺旋形的概念深深印在脑中, 在活动的操作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习魔术师的表演, 又激起了幼儿动手尝试、探索的欲望。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幼儿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欢呼雀跃、笑逐颜开、热闹非凡。
互动的进程是:①通过开放式问题情境活动,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预习所获得的信息,在活动中开发“原始资源”;②在教师初步汇集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互动生成新的资源即生成性资源;③通过对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师生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层次的资源,使学生健康的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互动的层次是:①人与生活资源的互动——让生命贴近、感悟、融入现实生活;②人与人的互动——让生命在合作、沟通、体验中情智共生;③人与已有知识经验的互动——让生命激活、吸纳、运用知识经验
互动交流的形式有:自主倾诉式交流、复述式交流、体验感悟交流、争辩式交流、大组总结式交流等。
- 更新:2012/12/1 5:11:58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为什么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那你知道“五服”是什么吗?
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也仍需将传承了几千载的民族思想和传统继续向后代交棒,当今的中国之所以强大,便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民族底蕴为根基。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如何提高小组建设的活力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进阶之路——高阶思维培养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入班、入情、入心?
- 如何提高小组建设的活力 (08-09 06:17)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04-19 05:59)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03-23 05:46)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03-14 06:05)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进阶之路——高阶思维培养 (12-06 06:58)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入班、入情、入心? (11-05 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