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字箴言把握合作时机
-
新课程改革,强调主体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已成为新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很多教师为了突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课堂设计上过于随意。过于简单的问题安排合作,无形中浪费了时间;较难的问题进行合作,学生又无从下手,失去合作的初衷。因此,把握好时机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1、困中求通盼合作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时,就自然而然地渴望与伙伴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渴望下的情境,往往能使学生取得互求互得,启迪智慧的效果。如:“观察物体”这节课中,关于形体,如果从一个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有:1个、2个、3个、4个。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又不能用准确的理由说服别人。在学生举棋不定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小组合作,让同学们边观察、边记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长方体()个面()个面()个面正方体()个面()个面()个面每次最多看到的面()个面()个面()个面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们悟出:从一个角度观察时,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用这种方法学习,学生对获取的知识印象十分深刻。2、缺中求全需合作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如果碰到所涉及的问题知识点较多或需从多方面考虑时,往往表现得思考不够深入,急于将自己掌握的现有知识告知于众,缺乏深思熟虑。长此以往,将有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体验合作思维的丰富性。这不仅有益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更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如:某生产车间原计划30天加工1500个零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20%,实际只用了几天就完成任务?一般学生不可能从以下一些思路(按比例分配、工程问题、分数分析法)全面地进行列式解答。如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就能拓展思路,找到多种解题方法,从而达到补缺求全的效果。方法一:1500÷[1500÷30×(1+20%)]方法二:30÷(1+20%)方法三:1÷[1/30 ×(1+20%)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自己寻找方法的基础上,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这样,学生们就大有合作学习的成就感。3、异中求同要合作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他们渴望自己的观点被采纳,但又不善于有条有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随机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地下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展开讨论,达成对新知的体验。如:草地上有2只兔子,又跑来3只兔子,草地上有几只兔?(图画情景呈现)照常规的解法只能是2+3,可现在的学生思维广阔,会有一些超常规的解法:3-2,5-3-2。对这样的解法到底如何评价,教师就得抓住契机,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理,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对新的解法达成共识。又如,有趣的搭配:4个小朋友见面,每两个都握握手,共要握几次手?题目一出现,学生就说出各种答案:6次、8次、10次、12次,众说纷纭。这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了解他人的想法。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可谓一环多效。4、疑中求解巧合作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对别人的理解或某些常识抱怀疑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讨论,进行验证。如:数学教学活动课“余数的妙用”。教师告诉学生:四人玩扑克牌时,司令在第37张。如果谁想抓到司令,就得选择第1个抓牌,因为37÷4=9……1;5个人玩呢?得选择第2个抓牌,因为37÷5=7……2。大多数学生往往对此持怀疑态度。这时,教师可把事先准备好的扑克牌发给学生,让他们4人一组玩一玩,从而让学生在小组玩牌中悟出规律。5、孤中求伴找合作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光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集体的智慧。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自己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合作者,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探究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时,给每个学生其中一样材料(大米、水、圆柱体量杯、圆锥体量杯、天平、土豆等),学生个体往往束手无策。此时,他们会寻求与他人合作,并且意识到合作中操作的圆柱、圆锥必须是等底等高。这样,通过寻找合作伙伴,不仅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具体困难,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碰到困难要有团结协作、团队合作的精神意识。
- 更新:2012/4/3 6:01:29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进阶之路——高阶思维培养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入班、入情、入心?
- 项目化学习的小故事——关于如何分组的争执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04-19 05:59)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03-23 05:46)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03-14 06:05)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进阶之路——高阶思维培养 (12-06 06:58)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入班、入情、入心? (11-05 06:36)
- 项目化学习的小故事——关于如何分组的争执 (07-11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