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块的移动和复制
-
摘自:《思考网》
一、教学目标
(一)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使用“选定”工具选定图块通过拖动的方式进行移动或者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进行移动。
2.使学生能将“选定”工具与键盘上Ctrl键的配合完成图块的复制。
3.学生能综合运用画圆、曲线、滚刷等工具,画出基本图案。并能运用喷枪、刷子等工具增加画面的立体效果。灵活运用选定工具进行移动和复制制作出美丽的图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画图”程序中的各种工具的综合绘画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运用画圆、曲线、滚刷、喷枪、刷子等工具画出基本图案后,熟练使用“选定”工具进行图块的移动和复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工具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绘画中各事物的色彩搭配要协调、有美感。构图要新颖别致有特色。
四、教学准备
(一)知识准备:学生已经了解画图程序部分工具的使用。
(二)硬件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三)软件准备:多媒体监控软件和自制电脑绘画作品若干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打开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师先出示了一幅作品--“鲨鱼捕食”,请学生欣赏。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图中的情景。
2.师着急地问:“可怜的鱼妈妈和孩子马上要被大鲨鱼吃掉了,能不能把它们移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呢?移动到哪儿合适呢?”
3.现在怎样将小鱼框起来移走呢?用什么工具呢?实际上框起来就是指把小鱼定义成一个“图块”,然后再将它整体移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图块的移动。
(二)讲授新课
1.师:定义图块需要用一个新的工具----选定工具。现在用鼠标选中选定工具。
2.师:首先让老师演示图块移动的过程。同学们注意观察移动图块的步骤。
方法一: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
用虚线框将小鱼围起来;再把鼠标光标放在图块内,鼠标光标变为铁十字形时要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移动图块。可是移动后图块移走的地方变成了大白块,如果我只想移走鱼怎么办?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出:出现“白底”现象因为我们当前的背景色为白色,样式选择为不透明。当把图块移走后,就留下一块白色的背景。因此要把选定的样式选成透明,背景色选择成与画面背景一样的颜色,再移动图块,可以完成不带背景色的移动。教师直观演示移走小鱼的过程。并且稍作修改,学生们可以看到小鱼脱险了。
方法二:谁能想起其他方法进行图块的移动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1.用虚线框将小鱼围起来;
2.单击“编辑”菜单,选中“剪切”命令,可以看到小鱼不见了;
3.单击“编辑”菜单,选中“粘贴”命令,将出现的图块移到合适位置。
(三)“移动图块”的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启动画图程序。教师将图五通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分发到学生的电脑桌面,提出让同学们用两种方法将小朋友掉在地下的铅笔盒放回到书桌上。学生动手操作移动的过程。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画其他一些事物进行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复制图块”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看过纸牌魔术表演吗?魔术师能将一张纸牌变成无数张纸牌,多么神奇呀!像这样,将一个事物变成许多个相同事物的过程,叫复制。今天,同学们也要变成电脑绘画魔术师,不仅要能够移动图块,还要学会复制图块。教师打开多媒体控制系统,出示图《小鸡捉虫》,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面中许多事物都是一样的。你能分别找出来吗?
提问:“老师在绘制小鸡时并没有花时间一只小鸡一只小鸡的画,而是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大大节省了作图的时间,你能说出这个技巧的名字吗?”
师:复制时我们也要用到选定工具,还要用到键盘上的Ctrl控制键。(键盘的左下角)。
教师演示复制小鸡的过程:
方法一:
1、选择“选定”工具,用虚线框将小鸡围住。
2、左手按住Ctrl键,右手将鼠标光标从图块上拖动出相同的图块。
3、继续拖动,就可以拖动出许多小鸡。
方法二:
1、选择“选定”工具,用虚线框将小花围住。
2、单击“编辑”菜单,选中“复制”命令,从图像上看不到什么变化,实际上我们已经图块复制到了剪贴板上,使用然后单击“编辑”菜单,选中“粘贴”命令,将出现的图块移到合适位置。
3、多次使用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就可以得到许多小花。
新知识:剪贴板是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使用剪切和复制时,被选中的内容被放在剪贴板上。使用粘贴命令,就可以将图块取出来,放在目的地,还可以多次使用。
(五)自主学习,分层练习
1、教师出示画一盘桃子和一串葡萄、一棵苹果树的流程图。
让学生独立观察后想一想画桃子、葡萄粒、苹果树要用到哪些工具?怎样使物体产生立体效果?让学生体会电脑绘画与其它绘画技法的不同特点。
2、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的伴随下,利用移动和复制的技巧既可以模仿画一幅画,也可以自己试着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画。
注意:复制后,一样的图块可以变换不同的色彩或稍作修改,能使画面丰富多彩。同学们将物体进行叠加时,要采用先后再前、先下后上的顺序摆放图块,效果较好。
(六)学生成果展示
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展示本节课学生电脑绘画作品通过网络让全班同学欣赏,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和学生自评,最后老师进行分析评价,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鼓励有进步的同学,表扬做出优秀作品的同学。
随后教师展示2006年参加全国电脑制作活动绘画组比赛的部分作品,让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复制和移动图块在电脑绘画作品中产生的独特效果。比如:在《咏柳》中双飞的燕子、飘曳的柳枝、奇异的花草等。在《神奇的海底世界》中,成群的小鱼、成对的大虾等。和学生一起欣赏,体验生活中的美。提问学生:看完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启发?学生的心可能蠢蠢欲动,想自己设计一个作品。于是布置一个大任务,让全班同学结合今天所学的“图形的移动和复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在课后独立设计完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七)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的学习过程,讨论移动、复制和粘贴图块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在移动和复制图块前一定要用选定工具选择好图块,背景色要选择图片底色、样式要选择透明的,复制图块时按住ctrl键。教师出示小结要点:
1.画出基本图案,选择选定工具,定义图块。
2.移动图块时按住鼠标光标拖动。
3.复制时,左手按住Ctrl键,与拖动图块配合使用。
- 更新:2011/5/26 3:54:14 编辑:枫叶快手[jxjyw]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人机交互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07-12 05:40)
- 《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及其检索》教学案例分析 (10-20 04:50)
- 注重预设,造就精彩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06-02 04:42)
- 《用变化线条画画》教学案例 (05-15 05:44)
- 任务驱动法教学案例 (10-02 03:20)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案例 (04-19 04:33)